红旗渠,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不仅是林县人民改造自然的壮丽史诗,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它所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通过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我深刻认识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应秉持系统思维、精准作业和坚强意志,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规划
红旗渠工程浩大,涉及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物资调配、人员组织等诸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工程受阻。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时,展现出了卓越的系统思维能力。他们从全局出发,对工程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确保了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
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系统思维同样至关重要。国有资产涵盖教学设备、办公设施、房产土地等多个领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树立全局观念,将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在政府采购前期,要联合各需求部门进行方案论证,编制招标文件,做足开标准备;在资产购置环节,要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教学科研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盲目购置和重复建设;在资产使用环节,要加强对资产的调配和共享,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在资产处置环节,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为了优化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我们对各二级学院、各部门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实时更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掌握资产的分布、使用和闲置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各学院的教学任务和发展需求,对教学设备、闲置房屋进行了合理调配,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二、聚焦精准作业,质量优先
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确计算和精细施工。从测量地形到开凿隧洞,从架设渡槽到铺设渠道,林县人民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技艺,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了极致。正是这种对质量的执着追求,才确保了红旗渠的顺利通水,使其成为了一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工程。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同样需要精准作业,以质量为导向。在日常工作中,政府采购项目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实施条例,从发布采购公告、接收投标文件,到组织开标评标、公示中标结果,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员,且全程留痕、归档备查。
在资产登记环节,我们认真核对每一项资产的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资产清查环节,我们采用实地盘点和账实核对相结合的方法,对学校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我们更新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资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秉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红旗渠的修建历时十年,期间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资金短缺、物资匮乏、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然而林县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难关,最终实现了“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 的伟大梦想。这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正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所在。
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例如,部分需求部门对政府采购政策不熟悉,提交的需求清单不符合规范;假期需要加班加点保障采购进度;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资产使用部门的配合度不高等等,都需要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去克服。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首先要坚定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信念,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能力提升,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掌握更多的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勇攀高峰。作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者,要深刻领会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系统思维统筹规划,以精准作业提升质量,以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努力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