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党委组织的“弘扬红旗渠精神 汇聚干事创业新动能”专题培训和实践研学活动。在为期6天的学习培训中,全体学员认真学习了高书记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精神,集中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聆听了陈晓萍副教授所作的《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报告。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谷文昌生平纪念馆、扁担精神纪念馆,殷墟博物馆、焦裕禄烈士陵园、纪念馆以及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
在红旗渠纪念馆,学员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一个个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故事讲解。沿红旗渠渠岸走千里“水长城”,实地参观青年洞,亲身感受当年林县人民修渠的千难万阻和波澜壮阔,全方位感悟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现场感悟和学习“四有”书记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崇高品德和石板岩供销社 “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在殷墟博物馆,大家一起探寻甲骨文发祥地,领略殷商时期的文化历史,深刻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悠久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古老与灿烂辉煌,增强文化自信与历史使命感。在焦裕禄烈士陵园、纪念馆以及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深切缅怀了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与深刻的思想洗礼。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充实,形式灵活多样,既有讲座报告,又有实地参观研学,学习氛围浓厚热烈,使我感受颇深、收获满满。下面,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就本次学习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任何一种伟大精神的形成,都凝聚着一大批人的奋斗历程,是一代人奋斗的缩影。修建红旗渠的历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利、为后代谋出路的奋斗史。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勠力奋斗。作为新时代教育系统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厚植为民情怀,站稳师生立场,通过日常听课、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认真听取师生关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组织法治讲座、专题报告,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活动赋能学生成长长才,全力推动思政课与“第二课堂”相融相促,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切实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人文素养,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立足本职岗位,忠诚履职尽责
目前,我校正处于“双高”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红旗渠精神精神要求我们“勇于担当作为,敢于面对困难、善于总结经验、积极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肩挑重任,坚决摒弃“躺平”“佛系”“摆烂”的心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发展意识,主动融入学校发展当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我们一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紧扣学校发展瓶颈与师生关切,以作风转变为着力点,实施精准突破,用过硬作风汇聚合力,通过“小切口”实现管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二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强大动力,切实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让学生“学有所用、技有所长”。
三、坚持廉洁从业,严守职业底线
红旗渠工程历时十年,投资近亿元,未发生一起贪污或挪用钱款物资事件,树立了干净做事的“标杆”;谷文昌、焦裕禄等优秀共产党人,无一不是一身干净、一心干事的典范。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以先进先辈为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切实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认真履职尽责,拒绝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不贪占公共财务和他人钱财,不染指贪、贿、欲等恶习,做到清廉从教、廉洁育人,坚决摒弃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守“三尺讲台不染尘”的职业操守,为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用精神引领风尚,用精神弘扬美德,用精神激发力量。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育出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为榜样,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