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曾与家人观看过电视剧《红旗渠》,当时就对参与这一庞大又艰巨工程的建设者们充满了崇敬之情,本次,我有幸参加了“弘扬红旗渠精神汇聚干事创业新动能”专题培训班,亲身走过红飘带,登上水长城,来到青年洞,使我对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工作中,以优良作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方面汇报这几天的所学所获。
一、红旗渠水奔流处,革命精神入心田
红旗渠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林县人民为解决缺水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历经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形成的。“自力更生”体现了林县人民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决心;“艰苦创业”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团结协作”反映了全县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无私奉献”彰显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为了集体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不仅是林县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在新时代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躬身自省照初心,对标精神找差距
回顾自己在人文艺术学院教学科科长岗位上的工作,我深感在工作作风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教学管理问题时,有时会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像林县人民那样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和决心,这与红旗渠精神中的“艰苦创业”背道而驰。在工作中,虽然能够与同事协作,但有时沟通不够顺畅,没有充分发挥出团队的最大效能,这与“团结协作”的要求还有差距。在处理一些工作事务时,偶尔会因为个人的局限,没有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精神为炬照征途,深耕教坛谱新篇
通过回顾与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做到:
(一)教学管理:于细微处见真章,以精神之力破难题
自力更生,主动解决教学问题:在教学任务落实、监考安排等日常工作中,时常遇到教师课程冲突、协调不畅等问题。我要学习林县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积极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调研,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灵活调整课程顺序、协调教室使用等方式,确保各项教学任务顺利开展。
艰苦创业,积极应对教学挑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面临新的教学模式推广、教学质量提升等诸多教学方面的挑战。我要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勇于担当,积极探索适合学院的教学改革路径。我带头组建课程团队,申报在线精品课程,并成功获批,目前我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全力进行课程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团队成员目前还在紧张备战职业技能竞赛国赛争夺赛,尽管如此,成员们顶着压力,冒着酷暑,将课程建设和竞赛指导有序进行,这也正是“艰苦创业”精神的体现。
(二)专业建设:聚众人之智行远,以赤诚之心提质
团结协作,推进专业建设发展:专业建设是学院发展的核心,需要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学科科长,我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与各专业负责人、教师沟通协作,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在学前教育专业和数字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等工作中,积极协助院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不断加强与兄弟学院及其他院校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专业建设经验,推动学院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无私奉献,做好教师课程协调工作:近年来课程任务繁重,教学任务协调工作尤为关键。在课程安排过程中,我注重与各位老师充分沟通,细致协调,确保了每一次课程调整都能平稳落地。考虑到创新园区单独设班的特殊性,为减少老师们的奔波,我先后多次承担了那里的教学任务,均顺利完成。
(三)教师培养:搭成长之梯赋能,以协作之力共进
自力更生,探索教师培养路径: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培养方面,不能仅仅依赖学校层面的政策和资源,要立足学院实际,自力更生地探索适合本院教师的培养路径。组织开展院内教学经验分享会、教学技能培训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团结协作,助力教师成长发展: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我要团结学院的骨干教师,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共同开展教学改革项目、课程建设等工作,在团队协作中促进教师的成长。
红旗渠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高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更应传承“迎难而上的担当、团结协作的格局、心系群众的情怀”这一精神内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红旗渠精神为旗帜,把坚定的信念感转化为创新发展的思路,将团结协作精神凝聚成攻坚克难的合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扎根岗位,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履职尽责。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红旗渠精神,与大家同心同德、砥砺奋进,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