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高书记、程校长、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学校党委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组织部和培训中心的精心安排,为期三天的专题培训,如同一场精神的淬炼,让我在震撼与感动中不断叩问初心。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专题讲座的深邃启迪,到纪念馆里的肃穆追思;从纪录片中那撼人心魄的影像,到亲身体验千里“水长城”的壮阔;从桃花洞村“富民路”的生动实践到谷文昌、扁担精神的光辉榜样;从石板岩镇的精神洗礼到殷墟遗址的文明探源,太行山麓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段故事都如重锤敲击心扉,让我们在灵魂深处经历了一场红旗渠精神的庄严洗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十六字箴言,已深深烙印于心。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从回去后怎么干,和大家汇报、分享三点心得体会:
一、做深学细悟的“学习者”,将理论精髓转化为坚定信念
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作为一名团干部,就是要把这面旗帜举高、举牢。时刻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学校需求,学生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团结引领广大陕财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二、做善谋善讲的“宣传者”,将思考领悟转化为创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时强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但面对思维更为跳跃、接受信息更为多维化、碎片化的05后,如何能让红旗渠精神等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得到更好地传承,我想唯有创新载体。一方面在把握青年特点、贴近青年需求的基础上,创新设计育人方式,如用“青言青语”将红旗渠建设者“战太行”的史诗,转化为青年听得懂、有共鸣的奋斗故事。利用微视频、情景剧等鲜活形式展现青年洞攻坚的智慧、扁担挑起的担当,让精神可感可触。另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相信青年、依靠青年的原则,帮助青年学生自知自律、自强自立,使他们在内省、涵养、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三、做躬身力行的“践行者”,将精神收获转化为青春行动
红旗渠精神的生命力,正体现在千千万万建设者的躬身实践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时刻以红旗渠建设者“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的实干精神鞭策自己,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绳,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持续探索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工作方法和路径,深入学生群体,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不断提升自身政治能力、理论素养、群众工作本领,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党的信任、赢得青年口碑。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接下来,我将以此次专题培训班为起点,把在红旗渠畔汲取的磅礴精神力量,转化为立德树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朱书记的悉心指导下,部门领导的带领下,联合各级团组织引领广大陕财青年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豪情融入技能报国的实践,让“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光辉在服务社会的行动中闪耀。在谱写学校事业发展新篇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用青春和汗水凿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之渠”!
以上是我交流发言的主要内容,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