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彰显实践育人的实效,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深入基层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本领,9月18日下午,校团委在就业创业培训厅组织召开了“实践归来话成长”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评审会。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代表组成的28人评审团对校级33支重点团队的成果汇报进行了现场评审。

我校召开“实践归来话成长”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评审会
各实践团按照抽签顺序依次登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中华文脉传承、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多个主题,通过PPT展示,结合图文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活动目标与活动核心内容进行了总结回顾,并从社会效益,调研成果,创新举措,媒体报道等多个方面认真阐述了本次活动丰富的社会实践价值。他们的精彩汇报深深地触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汇报内容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深入社会、不怕吃苦、奉献社会的新时代大学生形象。

各团队汇报

评委评审现场
评委们认真听取各实践团队总结汇报,并对各实践团队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就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鼓励同学们能够充分展示和宣传实践成果,认真做好后期总结工作,不断拓展创新思维,打造更多社会实践品牌,将实践成果进一步转化。

基础材料评审会现场
会前,团委邀请27名学院各处室相关专业教师担任评委,针对活动效果、官网报备、材料汇编、调研报告、外网报道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审,采取去掉最高最低求平均分的方法计算出各团队基础材料分数,为本年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评审奠定了公平公正扎实有效的基础。
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历时近两个月,33支校级重点团队2075名师生志愿者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奔赴青海、新疆、甘肃、陕西等全国19个省、67个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共立项国家级专项实践12项,建立“万人千天”社会实践基地工作站14个,设计文创产品37项,协助开展助农直播56场,摄制微课与宣传短片36部,举办政策宣讲20场、文艺汇演4场,发放调查问卷1万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3篇。获得地方政府采纳证明38份、感谢信百余封。中青网、三秦学子陕西学联等媒体平台累计报道455次,有效提升了学校社会声誉与实践品牌影响力。
今后,校团委将竭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以“三下乡”社会实践助推科研成果,助力“双高”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用,为乡村经济、教育、科技、文化贡献陕财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