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去年我参加了赴井冈山干部培训,如果说井冈山之行让我感受到的是我党在革命初期的艰苦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力量,那么此次红旗渠之行则让我更真切地触摸到平凡人在绝境中创造奇迹的坚韧——这种从“不可能”中劈开生路的震撼,是与井冈山培训截然不同的深刻体验。
培训中,我既领悟到林县人民自力更生的无畏勇气、团结一心的强大品质、创新突破的非凡智慧,也深刻体会到林县领导率先垂范、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境界。今天,我想重点分享培训中多次提及、被林县人民永远铭记的杨贵书记的三种精神。
一是豁得出去的担当精神。面对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绝境,杨贵书记没有一味依赖上级的扶持,而是带着群众“一锤一钎一双手”,以血肉之躯劈开太行山,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生命之渠。杨贵书记“宁愿累死也不能等死”的担当精神,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主动作为,勇于扛起责任,而不是一味地退缩和逃避。
二是愚公移山的坚持精神。红旗渠的修建历时十年,这期间,资金断链、人员伤亡等考验接踵而至,每一道难关都可能让工程半途而废。杨贵书记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带领着林县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这让我懂得: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比智慧更重要的是熬住的定力,比能力更关键的是扛住的韧性。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在困境中砥砺前行,最终实现目标。
三是刀刃向内的纠错精神。在修渠过程中,当发现按照原计划“大战80天,引来漳河水”的设想很难实现时,杨贵书记没有因为已经耗费了数月的人力物力而将错就错,而是当即停工整改,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纠正错误。这让我深知: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而直面问题、及时纠错的勇气,比避免犯错更为可贵,更值得我们学习。
结合自身工作,这三种精神给了我三点启示:
第一,在破难题中显担当。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时,我们不能都依赖领导,要主动思考办法,带着解决问题的责任心和勇气,积极寻找突破口,自己拿出解决方案,做好领导的得力帮手。就像杨贵书记面对缺水难题时,主动担当,带领群众开辟新路一样,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挑起重担,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在抓常态中强坚持。当前,学校处于快速发展、追赶超越的关键期,作为一名人事干部,每件工作都关乎学校发展、关乎教职工个人利益,我们要坚持做好每一件工作,保持为师生服务的耐心,不因工作的繁琐而抱怨,不因暂时的困难而放弃;要坚持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做到问不倒、难不倒,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第三,在改不足中求突破。我们在工作中难免出现疏漏和不足。我们要向杨贵书记学习,敢于直面问题、及时纠错,用“自我革命”的精神推动工作提质增效,面对师生提出的意见,要做到不躲避、不推诿,虚心接受,积极解决;面对工作失误,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改进,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红旗渠的水滋养了林县大地,让林县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杨贵书记的精神更应滋养我们的初心,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忘使命。我们要带着这份担当、坚持与清醒,在各自岗位上,修出属于我们的“红旗渠”,为学校发展、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