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会计学院在“大思政课”创新发展中心成功举办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学沙龙。此次沙龙以“秉承诚信文化、浇灌信念之花”为主题,采用研讨交流会形式进行,会计学院专业负责人黄敏教授、高巧利副教授、课程负责人陈文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程教学能手翁建定、宁伟、陈洁楠及课程思政教学标兵刘冰及十余名专职教师参加了活动。沙龙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折文焕主持。

活动开始,折文焕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沙龙成立的背景初衷和本次沙龙活动主题选定的意义。她说,高校思政教育的建设具有其自身特殊的建设意义、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从当前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高校想要坚持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方向,就必须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建设,做到这一点,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与此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充实当前高校思政工作构建体系,使之做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格局。在此背景下,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沙龙,搭建交流互鉴学习平台,汇集教师专业特长凝聚集体共进力量,对于增强全体教师思政育人意识,营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良好氛围,推进我校“大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会计学院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负责人黄敏教授、管理会计课程负责人陈文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当前自己在课堂、教学、比赛过程中,专业课课程思政如何做,思政元素挖什么、怎么挖、融什么、怎么融的问题,同时也指出当前专业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及融入专业课中的一些困惑。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位教师从四个维度介绍了各自的探索和思考。翁建定老师结合自己上课的实际,针对教学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详细总结了课堂教书与育人的区别与联系,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简要介绍如何将其针对性融入专业课;陈洁楠老师主要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表示专业课教师可以对“习语金句”进行深入研读,了解“习语金句”的内涵及思想引领价值,梳理思政育人主题。刘冰老师和宁伟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参赛经历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内容梳理,总结了自己在教学、比赛中思政元素挖掘的一些做法以及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一些经验。
最后,折文焕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此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学沙龙,既是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是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为主线,充分发挥马院思政课教师的育人本领及示范、辐射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依托自身优势,主动牵头组织、协同我其他二级学院,开展各具学院专业特色的专项交流、学习、研讨等系列活动,以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