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聚焦“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主题,经济与金融学院以“服务社会、实践育人、产教融合”为导向,于5月15日集中开展了“防范养老诈骗进社区”“数字筑梦·智绘未来”BIM建筑模型创新展、“匠心筑梦·智建未来”建筑创意模型展三大特色活动,通过“社区服务+技能展示”双轨并行,全面展现职业教育服务民生、赋能发展的实践成效,吸引社区居民、校内师生超500人次参与。
“银龄守护”进社区:金融专业用知识筑牢防诈“安全网”
5月15日下午,金融专业师生团队走进文林路社区,将职业教育课堂“搬”到居民身边,开展“防范养老诈骗”专题宣传活动。针对老年群体易受骗的特点,学生们深入社区干道、休闲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结合“虚假投资养老项目”“高价推销保健品”“冒充公检法诈骗”等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养老诈骗的常见手段与新型骗局辨别方法,并特别提醒老年居民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敏感信息。

活动中,学生团队不仅为老年居民“面对面”科普,还与社区工作者深入交流,分享防诈策略并提示潜在漏洞。“这次活动太及时了!内容专业又接地气,我们社区正需要这样的防诈知识来守护老人的‘钱袋子’。”社区工作人员的肯定,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用专业服务社会”的价值。此次活动是学院响应国家养老金融安全号召的生动实践,既提升了老年群体的防诈意识,也锻炼了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数字技术展锋芒:BIM模型展“智”绘未来建筑图景
同日,财经广场上一场“数字筑梦·智绘未来”BIM建筑模型创新展吸引了师生驻足。活动由工程11位教师指导,150名学生参与创作,从120余份作品中层层筛选出20件优秀作品(含6项技能大赛获奖成果)参展,集中展现建筑数字化技术的前沿应用。

展览作品紧扣“老龄化、碳中和、文化传承”等社会热点,亮点纷呈:适老化住宅模型通过BIM技术模拟无障碍流线,精准解决老年人居住痛点;零碳园区模型结合太阳能测算提出低碳方案,为“双碳”目标落地提供技术参考;文化地标修复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还原历史构件,助力传统建筑保护。
更值得关注的是,展览专设“技能大赛荣誉展区”,以“时间轴+技术树”形式呈现作品从创意草图到竞赛获奖的全流程,搭配模型迭代记录与竞赛视频,直观展现“教学-竞赛-实践”的育人闭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建筑数字化技术的魅力。
匠心创意齐绽放:建筑模型展激发青春创新力
与BIM模型展同期举办的“匠心筑梦·智建未来”建筑创意模型展,同样成为校园里的焦点。工程系从200余名学生提交的40余件作品中精选20件优秀模型,涵盖古建复刻、智能住宅、室内装饰、结构力学等多元领域:既有对传统建筑的精准还原,也有对未来智能家居的大胆构想;既有建筑空间美学的艺术表达,也有结构力学原理的巧妙应用。

活动现场,学生们化身“讲解员”,热情分享作品的设计理念、技术难点与创作故事;互动体验区更设置“动手搭别墅”环节,吸引师生参与简易模型搭建,在实践中感受建筑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之美。最终,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等多个奖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热情与创新潜能。
此次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成功举办,是经济与金融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学改革的一次集中“验收”。无论是金融专业“走出去”服务社区,还是工程系“请进来”展示技能,都传递出职业教育“贴近需求、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
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数字赋能”与“服务民生”两大方向,拓展社区服务常态化项目,并深化校企合作引入更多行业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培养更多“懂技术、会服务、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