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山壁间,红旗渠水如生命血脉奔涌不息;林州石板岩供销社的扁担,挑起了山民沉甸甸的信任与期盼;东山岛昔日肆虐的“沙虎”,在谷文昌同志带领下终成绿洲;兰考盐碱地上焦裕禄同志那件被藤椅顶破的旧衣,永远定格了共产党人鞠躬尽瘁的身影。这些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以其深沉的力量叩击着新时代高校纪检干部的灵魂。作为一名身处立德树人第一线、肩负为党育人神圣使命的纪检干部,我深感这四种精神是自我淬炼、提升履职能力的不竭源泉,更是我们为高等教育事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汲取红旗渠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坚韧,锻造高校纪检铁军的铮铮硬骨。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的“人工天河”,是“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壮丽史诗。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坚韧内核,为高校纪检干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钙质。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尖锐,科研经费管理、基建工程、招生录取等领域廉政风险如暗礁潜伏。纪检工作绝非“和风细雨”,常需在原则与压力之间勇毅抉择。面对干扰和阻力,我们应发扬“十万大军战太行”的硬骨头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查办案件、执纪问责中做到寸步不让,确保监督执纪利剑高悬。同时,高校纪检工作专业性强,纪检干部更需锤炼“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的专业本领,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升政策把握和精准监督能力,以铁一般的意志和本领守护好校园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二、感悟扁担精神中“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赤诚,厚植高校纪检工作的深沉根基。
“一根扁担挑家业,两个肩膀担真情”——石板岩供销社的“扁担精神”,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心不离群众”的赤子情怀。高校纪检工作同样有其“扁担”之重:一头挑着党的纪律威严,一头挑着万千师生的信任与期盼。纪检干部必须把根深深扎进师生中间,倾听师生心声,聚焦师生反映强烈的学术不公、师德失范、资源分配不公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唯有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课堂、学生宿舍,才能真正体察实情,让监督执纪的锋芒精准指向师生“急难愁盼”,让师生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扁担精神的精髓在于“扁担不能断,人心不能散”。纪检工作也要在严格执纪中传递组织温度,在查处问题的同时注重教育挽救,凝聚起干事创业的最大同心圆,使清正廉洁之风如春雨般浸润校园。
三、学习谷文昌精神中“尊重科学、求实担当”的智慧,涵养高校纪检工作的战略眼光。
谷文昌同志在东山治沙,尊重客观规律,科学施策,最终“治服风沙,绿化全岛”。其“尊重科学、求实担当”的智慧,对高校纪检工作极具启示意义。高校是知识创新的殿堂,纪检工作亦需尊重知识、尊重规律。我们要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高校运行的本质规律,把监督嵌入科研管理、学术评价、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提高监督的预见性与科学性。谷文昌同志“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教导我们纪检工作既要紧盯当下突出问题“治已病”,更要着眼长远“治未病”。通过深化制度建设,扎紧权力运行的笼子;通过强化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和育人环境,为高校高质量发展夯基固本。这种“潜功”与“显功”的统一,正是高校纪检工作战略定力的体现。
四、对标焦裕禄精神中“亲民爱民、廉洁奉公”的情怀,擦亮高校纪检干部的精神底色。
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与“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廉洁操守,是纪检干部一面永恒的明镜。高校并非真空净土,纪检干部身处反腐前沿,更需时刻警惕“围猎”,以“与不正之风水火不容”的鲜明态度,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焦裕禄同志那把顶出窟窿的藤椅,无声诉说着共产党人“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担当。高校纪检干部亦当有此担当: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尤其在涉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识形态阵地安全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纪检干部要成为师生心中可亲可敬可信的“护航者”,以自身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为青年学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光辉榜样。
红旗渠的激流、石板岩的扁担、东山的绿树、兰考的泡桐,以其无声的磅礴力量昭示着精神的永恒。作为新时代高校纪检干部,我们当以红旗渠精神磨砺意志,以扁担精神滋养初心,以谷文昌精神启迪智慧,以焦裕禄精神淬炼品格。将这四种精神内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外化为监督执纪的实际行动,在高等教育这片立德树人的热土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持续净化校园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纪律堤坝,为高校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赛道上行稳致远提供坚不可摧的纪律保障——让清风正气成为滋养青春成长的沃土,让精神之光在育人殿堂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