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财要闻

我校开展“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实践研学活动

文:刘美琪图:校学生会宣传部核:张洁 时间:2025-10-20 浏览次数:

10月17日至19日,我校开展“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实践研学活动,通过实地探访革命旧址、聆听现场教学、体验陕北文化,全方位解码延安精神,引导我校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

启动仪式

10月17日下午,我校“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实践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在教学楼前举行。学生工作处处长乔晶策强调了出行安全;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严丽丽为团长魏阳授旗;校党委副书记朱华斌嘱托送行,希望师生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真正把理论学习成果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团委办公室主任、各二级学院团委书记、团组织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教师团干、学生代表等14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团委书记张洁主持。

行走的思政课

10月18日凌晨6点,师生搭乘专列奔赴延安。途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玉玲、张洁等老师以“延安精神”为主题,在车厢内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同学们以红歌传唱点燃热情,用诗词飞花令碰撞灵感,在趣味活动中拉近距离,让浓厚的红色氛围自然流淌。

抵达延安后,师生们首站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在一件件承载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物前驻足凝视,在一帧帧还原峥嵘岁月的历史影像前静静聆听,循着展品脉络,系统回溯了党中央在延安13 年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刻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离开纪念馆后,师生队伍前往枣园革命旧址。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前,研学导师结合旧址实景,生动讲述了革命先辈在窑洞内运筹帷幄、与群众同甘共苦的感人故事。师生们通过聆听讲解、交流讨论,深入领悟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的历史智慧,以及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严治党、永葆先进性的深刻内涵。

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现场课在枣园旧址旁开课。授课老师以张思德同志的感人事迹为切入点,解读“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时代价值;师生们围绕 “如何传承弘扬服务精神”展开热烈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知,进一步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现场实践教学

当日傍晚,师生们共同观看了红色舞台剧《红秀延安延安》。演员们以精湛的表演、震撼的光影效果,重现了革命战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师生们在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中重温革命岁月,深刻感悟信仰的力量。

10月19日8时整,师生走进延安红色家风馆,通过革命先辈的家书、遗物与家风故事,深刻感悟共产党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底色。

离开红色家风馆,师生们来到安塞腰鼓教学现场,跟随研学导师学习鼓点节奏与挥舞技巧。学子们在跃动与呐喊中,亲身感受安塞腰鼓所蕴含的陕北文化磅礴生命力,让红色研学多了一份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

随后,师生们前往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探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历史实践。在冼星海曾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礼堂旧址中,众人齐声唱响这一经典曲目,以歌声跨越时空,重温那段以艺术为武器的峥嵘岁月。

最后一站,师生来到西北局旧址,通过历史文献与场景复原,了解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脉络,感悟老一辈革命家扎根西北、服务人民的奋斗担当。

聆听革命故事 体验陕北文化

师生们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每一处红色地标、每一段革命故事,都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学生代表在分享中动情说道“我们看到了先辈们在艰苦中坚守的信仰,更明白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未来,我们将以延安精神为动力,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合影留念

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分批组织学生赴延安开展系统化、情境化教育教学实践,切实将延安精神内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与扎实行动,持续拓展红色文化育人成效,精心构筑红色实践育人新高地,进一步激励我校团员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毅前行、建功立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篇章贡献力量。

电话:029-33732500
Copyright © 2025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ICP备06007066号-1

陕西 · 咸阳 · 文林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