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主办,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承办的第四届陕西省科协年会重点活动——2025年陕西省青年双链融合论坛在咸阳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卫红,陕西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陕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吕建军,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青年联合会主席鲁镇,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玉峰、副校长王勇,咸阳市科协主席段雅乐等出席论坛。开幕式由吕建军主持。

本次论坛以"智汇青春·科创未来——推进新型电子产业发展"为主题,聚焦咸阳电子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和人才问题,开展主旨报告、科技沙龙、协同创新暨技术供需对接活动、新型电子创新项目路演对接活动等,旨在助推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服务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肇娥在致辞中强调,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力量的重要源头、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与抢占未来制高点的主力军。陕西省科协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通过举办青年双链论坛,搭建高校与企业、成果与市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桥梁,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开展技术交流与校企协作,助力地方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本次论坛落地咸阳,聚焦电子产业发展需求,汇聚院士专家与青年人才,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与成果引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省科协将持续深化合作,将论坛打造为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品牌活动,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高玉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一体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国家“数字中国”战略的具体行动。青年人才作为创新链的活力因子与产业链的未来引擎,其“双链融合”程度直接影响陕西在西部科创中心的核心地位。他介绍,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产业人才,近年来围绕新型电子产业开设特色专业,深化与头部企业合作,积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承办方,学校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并以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也期待与各界携手推动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实现资源共享、科产深度融合。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张卫红院士作了《守正创新,服务国家航空航天重大需求——个人科研感悟》专题报告。张卫红以自己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为例,围绕“国家需求”“行业特色”和“单位定位”三个关键词,强调了在选择科研方向时应重点考虑的要素。他指出,青年科研工作者在规划职业道路时都应充分考量这三个要素,努力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需求的契合。张卫红还以结构轻量化设计为例,展示了通过优化设计减轻重量对提高装备性能的重要性,分析了航空航天领域作为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西北工业大学蒋雯教授作了《多模态遥感数据智能融合解译与应用》报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利明教授作了《硅基短波红外光电成像芯片,驱动无人智能化技术发展》报告,咸阳彩虹集团总工程师孙钢智作了《电子显示玻璃产业布局变迁》报告。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进行了深度解析。



在科技沙龙环节中,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启迪之星常务副总经理王永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利明,咸阳新伟华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静,冠捷显示科技(咸阳)科技有限公司政企经理张瑜,咸阳渭城环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带办公室负责人、渭城区科技局局长刘丹,与现场参会人员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与对话交流。我校王勇副校长主持了科技沙龙。



协同创新暨技术供需对接活动分会场上,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处、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作为高校代表分别进行了技术成果发布;陕西华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咸阳新伟华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咸阳彩虹集团、陕西科控智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咸阳分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发布了技术需求。随后,与会企业和高校代表举行了签约仪式。

为了承办好此次会议,学校专门组建了六个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工作协调会,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此次会议的召开,将大力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和科学研究改革,促进师生科研活力、科研水平提高,提升学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