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举办“红色文化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9月25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秦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我校党委副书记朱华斌、党委宣传部部长严丽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朝辉、团委书记张洁、学生处副处长袁永彦,以及秦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孙况、双拥科科长张飞飞、咸阳市人武部政工科科长王渊出席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丁静主持,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青马工程学员、红色研习社社员和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

访谈现场
——面对面访谈,零距离感受榜样力量。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在“面对面访谈”环节,英雄模范王彩霞、李志敏夫妇、屈彦琪、尹宝康、孟杨永五位英雄模范代表逐一分享了各自的先进事迹,他们一路见证了祖国不断繁荣壮大,每一位英雄的故事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每一个事迹都闪耀着忠诚、担当与奉献的光芒。与英模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真挚的提问“面对戈壁滩的艰苦环境,您当时害怕过吗?”“驻守香港时,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英雄模范们结合自身经历,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他们朴实无华却铿锵有力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会场内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党委副书记朱华斌为五位英雄模范颁发“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聘书
——崇高礼赞,聘任英雄为青春领路人。为建立长效育人机制,让英雄精神持续在校园发光发热,朱华斌为五位英雄模范颁发“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聘书,红色研习社的学生代表向英雄模范鞠躬献花,表达崇高敬意。朱华斌向英雄模范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指出,英雄模范是时代的标杆,是民族精神的脊梁,他们的奋斗历程、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滋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最生动、最鲜活的“教科书”,鼓励到场师生以红色故事为纽带,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岁月中薪火相传。

学生代表诗朗诵
——青春誓言,诗诵歌声表初心。学生代表们用青春的方式向英雄致敬,四位学生代表现场诗朗诵《永志不忘,和平与光》,以青春之声回望历史、礼赞和平,用艺术演绎践行“红色精神传播者”的使命担当。随后,全场师生与英雄模范合唱经典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铿锵有力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重温红色记忆,纪念抗战胜利,让红色信仰在歌声中代代相传。

师生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此次“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我校创新思政教育形式、链接校地资源的一次有效尝试。未来,我们将坚持思政课守正创新,积极持续探索红色育人新路径,致力于将英雄模范的感召力深度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让红色基因在校园薪火相传,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

合影
据悉,今天作分享的英雄模范们为我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的王彩霞、李志敏夫妇;有32年党龄的退伍老兵,积极筹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辟出100多平方米“能学习、能下棋、能看书、能看电影”多功能空间“老兵之家”的退伍军人屈彦琪;有参加过驻港部队,亲身体会收复香港历史的尹宝康;还有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教导队教员,一级军士长孟杨永。